·设为首页收藏本站📧邮箱修改🎁免费下载专区📒收藏夹
DZ插件网 门户 站长资讯 查看内容

原来这些佛学词汇都藏在日常闲聊中

2023-8-12 05:33| 发布者: Crystαl| 查看: 80345| 评论: 0

摘要: 了解佛教用语的起源,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常见词汇。从现在、胜利、刹那到皆大欢喜、三生有幸,这些佛学术语融入了我们的文化语境中。通过追溯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贡献,可以领略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原来这些佛学词汇都藏在日常闲聊中9223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8-12 05:33

赵朴初老先生曾说,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只要你追根溯源、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常用语都出自佛教。

原来这些佛学词汇都藏在日常闲聊中7639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8-12 05:33

相关文章--赵朴初:假如彻底摒弃佛教文化,我们可能连话都说不周全

原来这些佛学词汇都藏在日常闲聊中5059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8-12 05:33

提及佛教文化,你可能觉得神秘莫测,离生活很遥远。

但是,你知道吗?很多常见的词,如现在、胜利、刹那、皆大欢喜、三生有幸,都出自佛教。

自白马驮经起,佛教典籍开始在中土流传。一代代的高僧大德投入到翻译佛教经典的事业中。佛经翻译丰富了汉语词汇,佛教语言也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01现在

语出《俱舍论》卷二十“有作用时,名为现在。”



佛教中指事物正呈作用之位。

现指存在;目前活着;现世,今生;与过去﹑未来相区别,泛指此时﹑目前。

02方便

语出《法华经》“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妙法。”



佛教中指一种向上进展之方法。

现指便利;使便利;适宜;婉辞,指有富裕的钱;婉辞,指大小便。

03胜利

语出《药师经》“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



佛教中指举办法事的盛大利益。

现指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事业﹑工作达到预定目的、获得成功。

04利益

语出《华严经》“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佛教中指随顺佛法而获得的恩惠及幸福。

现指好处。

05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



佛教中指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

现指人人都高兴、满意。

06无事不登三宝殿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殿,即佛殿。



佛教寺庙中,有礼拜、供养等法事方入佛殿,无事不得随便在此走动吵嚷。

后引申为有事才来。

07现身说法

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



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08刹那

梵语“Ksana”的音译。佛典中“刹那”指“时之极微者”,即非常短的时间。“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三世”等也是佛教用语。



关于刹那的长度,佛经中有多种解释: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又有九百生灭;刹那是算数譬喻所不能表达的短暂时间。

传入中国后,口语中具体长度逐渐淡化,仅用来说明短暂时间,犹“一瞬间”。人们还常用“一刹那”“刹那间”等词。

09三生有幸

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



三生有幸为敬词,意为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出自《涅槃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比喻因果报应。



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11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今日之果是当初之因的延续。众生在尝到苦果之后才“悔不当初”,而菩萨深明“因果”之理,终无懊悔。

现指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12执着

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



佛教认为,众生虚妄的执着是很多的,主要是“我执”和“法执”。“我执”就是固执常一不变的主宰之“我”,从而产生种种“我见”;“法执”就是固执外境实有,从而产生种种虚妄分别的“法见”。

现在泛指固执或拘泥,亦指对某种事物追求不舍。

13想入非非

此语出于佛经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处”。三界中以无色界为最高,无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为最高,又名“有顶天”。



《楞严经》说:“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

另据《俱舍颂疏·世间品三》说,此天据诸天之首,其中众生定力深湛,已经没有下地的“粗想”,但也并非暗昧无想,而是还有“细想”,故称“非想非非想天”。

现在俗称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想入非非”。

14心心相印

心者,佛心;印者,契合、符合。禅宗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



现指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15愁眉苦脸

“愁眉”是古代一种化妆术。“苦脸”源于佛教。



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个苦海,并称人的脸形天生就是一个“苦”字:双眉是草字头,两眼与鼻子合成中间的“十”字,嘴下面是“口”,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苦”字。

愁眉苦脸,即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形容愁苦的神色。

16差别

在佛教中,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差别”指事物的差异、不同,针对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境界。如众生平等,怨亲不二,即是无差别境界。



现意为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

17婆心

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禅门。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饶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老婆禅”。



今演为“苦口婆心”,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18伸手不见五指

出于《续灯录》卷七:“伸手不见掌。”



这句禅语的意思是:悟道的人见一切事物,不加以主观的虚妄分别与憎爱,因为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不二的。

现指光线暗。

19天花乱坠

佛教中说,佛祖讲经,感动天神,天上纷纷落下花来。如《心地观经·序分》云:“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又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时感动上天,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形容讲经说法,有声有色,极其动听。



现指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20面壁

佛教用语,指面对墙壁默望静修。



据说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静修九年。后一些武术门派中有弟子犯了本门戒条,掌门人便罚其在山洞、悬崖等孤寂之地面壁思过一段时间。

现指脸对着墙,指对事情不介意或无所用心;佛教指脸对着墙静坐默念,后来用“面壁”指专心于学业;旧时一种体罚,脸对着墙站着。

21律师

梵文Vanayacarya的意译,佛教称谓,指善于背诵和讲解律藏的僧人。



现指受当事人委托或由法院指定,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或处理其他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

22导师

在佛教中,指引导人成佛之人, 是佛菩萨的通称;又指佛说法时,担任唱经表白者。《法华经》:“ 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



现指学习或科研的指导教师。

23思维

相当于梵文Cintana,即思考、思量。



泛指一切思想认识活动。

24悲观

佛教五观之一,出自《法华经·普门品》:“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佛教中指以大悲人观众生苦,拔其苦难。

现指精神颓丧,对事物的发展缺乏信心,跟“乐观”相对。

25感应

出自《正法华经·光瑞品》,指佛教信众与佛菩萨之间此动彼应的相互关系。



现指某些物体或电磁装置受到电场或磁场的作用而发生电磁状态的变化;因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相应的感情或动作。

26理性

出自《涅槃无名论》,指修为达到涅槃的境地。



现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27商量

禅宗用语,指学人参禅问道时相互问答审案



现指商决、计议、讨论;意见、办法;估计、估量;准备;买卖时还价。

28世界

《楞严经》:“ 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 界为方位。汝今当知, 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佛教中指宇宙。现指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地球上一切地方和国家;一定的范围、领域;世道、时代。

29一丝不挂

出自《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佛教中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



现指没穿衣服。

30叶落归根

禅宗用语,语出《坛经·付嘱品》。



佛教中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

现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有些词在意义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究其语源仍可看到佛教文化的印记。

31小品

“小品”这个词最早居然出自佛教!“小品”原指佛经简本。其名始于公元4世纪鸠摩罗什翻译《般若经》时,将较详的译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简的译本则称作《小品般若》。



后来将随笔、杂感等短小文章通称为“小品”。

再后来,又引申为其他短小的表现形式,如生活小品、广播小品、戏剧小品。


原来这些佛学词汇都藏在日常闲聊中1538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8-12 05:33
END

◎青岛观音寺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内容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分享文章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感恩。

往期回顾

◆肉眼看不到的因果!

◆我做法医那么多年,发现生命的来去皆有迹可循

◆一朵开悟的花

◆原来这就叫:空船理论

◆因果不是佛制造的,而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三类因果,成熟最快,基本都是现世成熟、现世报!

◆这些有损福报的“甜蜜陷阱”,别再掉进去了!

◆什么是三世因果?看完恍然大悟

◆便宜占尽了,果报要子女来承受

◆原谅别人的错,消的是自己的业!

◆世上所有的福气,都是你积攒的善良和努力


原来这些佛学词汇都藏在日常闲聊中2553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8-12 05:33

青岛观音寺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青岛观音寺客堂电话:0532-82960939

原来这些佛学词汇都藏在日常闲聊中5496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8-12 05:33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015

         





上一篇:AgeClub创始人段明杰确认出席!|2023数字化运营生态大会
下一篇:新世相又刷屏了,也终于把“卖课”变成了“炒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立即注册
投诉/建议联系

discuzaddons@vip.qq.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按照公告处理!!!
  • 联系QQ客服
  • 添加微信客服

联系DZ插件网微信客服|最近更新|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Z插件网! ( 鄂ICP备20010621号-1 )|网站地图

您的IP:18.221.243.36,GMT+8, 2024-6-4 00:20 , Processed in 0.162959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Based on Discuz! W1.0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