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中, 从“著衣持钵”到“敷座而坐”一段,是我佛慈悲,为众生以身作则。 其实世尊原不必如此。 为何这么说呢? 《缨络女经》说:“化佛身如全段金刚,无生熟二藏。” 《涅槃经》说: “如来之身,非杂食身。” 从这两条记载可以得知, 世尊根本不需乞食。 《阿含经》说, 佛行离地四指,莲花承足。足不踏地,莲花承托,原本也不必洗足。 不必乞食而乞食, 不必洗足而洗足,而世尊一一示现这些事相,只为众生作模范。 如果只是把世尊做的这些看作示范,还远远不够。既作示范,示同凡夫,则何日不穿衣吃饭,何日不以身作则? 而其他佛经之首,往往放光动地。今世尊宣说《金刚经》,为一切法的总持,为诸佛之金刚般若大法。却偏偏以日用寻常事作为发起,当知此中,大有精义。 极平常的事情中,往往蕴含极高深的义理。自《金刚经》译传以来,很多高僧大德,对此都有过精妙的探讨。 有人认为是以戒定为发起, 或是举如如不动的景象为发起。或者说:日用事不可等闲看过,或者说:著衣吃饭,即是放光动地。 各家所见,各有妙趣。 蕴含义理既深,一时难以说尽,仍总结为十项,一一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