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S 效率套装分享
2025/08/26 22:52:14
Caps-Lock 映射
如此顺手的位置,用来切换个大小写还极不常用太浪费了。我把他映射成下面的逻辑:
短按 → F19(是的,确实有这个键码),用于激活 Alfred ,使用其他软件比如 RayCast / Launchbar 的应该也可以如此做,不再需要组合键,更快触发。
与其他键一起按 → cmd+opt+ctrl+shift,正常情况下不会有软件占用这么复杂的快捷键,无论是全局设置还是Per App设置,都可以做很多事情
Caps-Lock + Shift → Caps-Lock ,保留了大小写切换的可能,万一需要长期输入大写呢
Tab 映射
同样,非常顺手的位置,虽然 Tab 本身也很常用,但不影响我给他长按赋予更多可能,毕竟长按 Tab 就需要连续输入 Tab 的场景可太罕见了。
这里选择把 Tab 映射为 fn 是为了考虑到外接键盘需求,外接键盘的 fn 位置不确定,而且用外接键盘和单独用笔记本键盘还得考虑两套不同的习惯太麻烦了,直接用 Tab 搞定。
短按 → Tab
长按 → fn (globe) 。这里我是配合 Loop 应用一起,把 fn 作为 Loop 的快捷键,同时在 Loop 中做如下配置,很直观易懂:
fn + Q/W/A/S → 把当前窗口缩放到屏幕1/4尺寸并放到对应象限位置
fn + U/I/O → 把当前窗口缩放到1/3宽度并放到左/中/右位置
fn + H/J/K/L → 用过 vim 的都知道吧,分别对应左/下/上/右 方向,这个键配置成一组循环功能,功能是把窗口放置到对应方向并调整大小为 1/2 , 1/3, 2/3 ,循环生效
fn + Z → 把窗口移动到下一个显示器
fn + X → 最大化当前窗口
Loop 还可以做其他各种配置,过于个人的设置就不贴了
如此顺手的位置,用来切换个大小写还极不常用太浪费了。我把他映射成下面的逻辑:
短按 → F19(是的,确实有这个键码),用于激活 Alfred ,使用其他软件比如 RayCast / Launchbar 的应该也可以如此做,不再需要组合键,更快触发。
与其他键一起按 → cmd+opt+ctrl+shift,正常情况下不会有软件占用这么复杂的快捷键,无论是全局设置还是Per App设置,都可以做很多事情
Caps-Lock + Shift → Caps-Lock ,保留了大小写切换的可能,万一需要长期输入大写呢
Tab 映射
同样,非常顺手的位置,虽然 Tab 本身也很常用,但不影响我给他长按赋予更多可能,毕竟长按 Tab 就需要连续输入 Tab 的场景可太罕见了。
这里选择把 Tab 映射为 fn 是为了考虑到外接键盘需求,外接键盘的 fn 位置不确定,而且用外接键盘和单独用笔记本键盘还得考虑两套不同的习惯太麻烦了,直接用 Tab 搞定。
短按 → Tab
长按 → fn (globe) 。这里我是配合 Loop 应用一起,把 fn 作为 Loop 的快捷键,同时在 Loop 中做如下配置,很直观易懂:
fn + Q/W/A/S → 把当前窗口缩放到屏幕1/4尺寸并放到对应象限位置
fn + U/I/O → 把当前窗口缩放到1/3宽度并放到左/中/右位置
fn + H/J/K/L → 用过 vim 的都知道吧,分别对应左/下/上/右 方向,这个键配置成一组循环功能,功能是把窗口放置到对应方向并调整大小为 1/2 , 1/3, 2/3 ,循环生效
fn + Z → 把窗口移动到下一个显示器
fn + X → 最大化当前窗口
Loop 还可以做其他各种配置,过于个人的设置就不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