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策文件专业文献中国是如何避免资本控制权力·资本的泛化与权力博弈
dz插件网
官方发布

文档

420

关注

0

好评

0
PDF

中国是如何避免资本控制权力·资本的泛化与权力博弈

阅读 344 下载 26 大小 345.79K 总页数 9 页 2021-08-27 分享
价格: 10 下载币
下载文档
/ 9
全屏查看
中国是如何避免资本控制权力·资本的泛化与权力博弈
还有 9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资本的泛化与权力博弈张屹山,王广亮(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商学院长春130012)妻在资本主义初期,收入相对丰厚的资本被看作是剩削工人的手段,然而现代公司中出资者却又不得不依赖一系列的监督约束措施防止经营者侵占其利益。本文的目的是探究出资者收益形势发生逆转背后的本质。从理论上来说企业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通过哭约方式而组成的经济组织,其内部权利结构依赖于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权力博弃的结果。随着人力资本在企业中权力和地位的上升,其收益地位和权利也必然随之提高。事实上,企业收入是两者的共同产出,根本不存在客观的标准划分两者的贡献和应得收入,出资者收入地位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绝对收入的降低。要素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以及不同市场之间实力的对比大致决定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收益。过分单独强调股东的利益不仗耗费了不必要的成本对收益进行所谓更“合理的分配,而且可能扭曲了原本能够最大化企业收益的分配结构。中因分类号:人类社会的财富是人类对自然界改造的成果,社会累积财富的增长速度却受到财富在全社会的分配的影响。竞争是分配利益的主要方式,从原始的暴力抢夺到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产权、制度和传统的建立是人类理性的扩张,社会的进步。制度给人以活动的限制空间使参与人按照特定的方式行事,同时有助于形成对未来可以合理持有的预期。制度有天然的稳定性,但仍然会随着形势的改变而改变。当出现新的获利机会或者是争夺利益的各方相对实力强弱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两者同时发生时,人类追求利益的本性就推动着制度逐渐变迁。企业制度作为一种交易方式或者说利益分配方式自然也不例外,初始合约随着企业参与人之间谈判对比力量关系的变化,合约内容是边际调整的。奇怪的是无论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业主制企业还是现在的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学家都认为企业制度存在着利益剥夺,而且严重到了不能不解决的紧要关头。只不过剥哨削双方不同,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资本所有者的地位发生了逆转,剥削工人的资本家沦落为需要保护的投资者。本文要讨论这一转变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制度安排是否应倾向于股东利益?资本的泛化我们首先从资本的概念说起。资本最早产生于货币借贷关系,它表示贷款的本金,与利息相对应。后来人们发现利息并不仅限于借出货币,货币作为交易手段其实是代表了任何一种商品,所有其他财货也代表了货币,杜阁就把资本定义为超过消费而储存起来的任何形式的物品。但是他忽视了产生利息这一非常重要特征。亚当斯密指出只有可以给其所有者带来收入的财货才配称之为资本。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只有通过生产才能获得新的收入,因此资本就限于生产手段的集合体。斯密相对于整个社会或国家的资本概念很快的发展起来,资本的生产性质逐渐超越了获利性质成为理解资本的重要特征,从此资本和土地、劳动并列成为生产的三大要素,并且以后的很多理论都认为资本和利息从来就是生产领域中的概念,资本得到利息是因为它的生产力。与其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资本是剥哨削和奴役工人的手段,是强行分配或者说抢劫工人劳动成果的工具。货币本身不是资本,但如果货币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就变成了资本。无论是简单劳动者还是复杂劳动者都是雇佣劳动者,即使有特殊才能的劳动者为资本所有者带来了更大的利益,并得到了部分企业所有权,其被雇佣的地位没有得到改变,他的所得仍然是其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剩余的被资本所有者“剥哨削”。显然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和人力是完全对立的,正是有了剥削和被剥哨削资本才成为资本。庞巴维克认为制造消费品的生产方式可以是直接把劳动作用于自然因素的赤手空拳的生产”,也可以是间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本就是迁回行程中某些阶段里出现的中间产物的集合体,可以称为生产资本"或社会资本”。相对应的对个人来说所有可以生产利息的物品叫做获利资本"或是“私人资本”。如果根据生产资本的定义,土地和劳动力是原始的生产要素,资本是在人和自然环境之间出现但不能与之并列的生产要素,是一种储存的劳动”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由劳动储存的自然力”。如果把获利作为资本的特征,则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来说劳动都在资本的范围内。但是庞巴维克把资本限定为“生产出来的获利产品”并明确提出希望所有人一致地把人身的获利手段排斥在资本的概念之外。原因是广义的资本概念不仅无助于调和资本和劳动的对立,更严重的是无法解释工资和利息哪一个是本源,而他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利息的合理性来解释资本和劳动的收入。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发现仅仅依赖于固定资本的数量及其增长速度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不了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长在长期中严重低于产出的增长。索洛对美国19091949年的经济增长分析得出,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中人均资本的贡献仅有12.5%,其余87.5%被称为索洛残差。另外美国有关个人收入的数据也表明在决定个人收入分配不均等中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是劳动收入的变化而不是在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之间职能分配的差别。面对这些问题,人力资本理论逐渐出现了。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并认为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多。明塞尔放弃了传统生产理论中把所有投入的劳动都看成是同质的假定,用人的教育程度和在职培训时间来解释单个人在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增长上的差别与个人收入的关系。1988年卢卡斯将人力资本理论引入经济增长并放弃了资本收益递减的假定建立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事实上,资本的概念本来就不是仅仅限于物质资本。亚当斯密说除了物质资本外的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得的有用才能和优越的技能都可以看作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并会影响个人收入和工资结构。李嘉图指出一个国家全体居民所有后天获得的有用能力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获得能力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所以它可以被看作是在每个人身上固定的、已经实现了的资本。根据欧文费希尔的资本定义即能够产生一个收入流的任何资产,积累的人类工作能力毫无凝问是一种资本。主流的边际效用理论和生产要素理论之所以不把人力看作是资本一方面是当时的观念认为把人当作资本或者说是机器、商品虽然不会妨得其自由但却是对人格的贬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生产技术只需要非常原始的、低技能的劳动,作为生产要素既没有类似于物质资本的显著生产力,也不能为其所有者带来更多的获利,大量贫穷的工人只能获得维持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因此,马歇尔虽然说知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强大的火车头,在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但又认为人力资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古典企业中,物质资本在承担企业风险的同时也拥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所以从表面上看似乎整个企业完全归属于资本,资本的根本特征是追求获利。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人力的技能和知识在经济增长和企业生产中的生产效率开始提高,从而人力能够分享企业的权利时,把人力纳入资本的范畴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当然,除了人力资本之外,在不同的经济学领域也出现了诸如金融资本、技术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3等各种不同的资本概念并有不同意义上的讨论,而且从现代企业理论的角度看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毫无疑问影响了企业中不同要素所有者的权力和收益地位,但本文讨论的重点不在于此,我们笼统地把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并认为企业是由这两种资本组成。人力资本最重要特征是其与所有者在产权意义上的不可分离性,当然这一判断标准并不彻底,本文讨论的人力资本还具有较高程度隐蔽性、异质性等,因而将普通的人力劳动除在外。物质资本大体上包括实物资本、货币资本以及能独立于人力之外的技术资本。企业的叔利要素所有者达成企业合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受益表现为企业的权利一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格罗斯曼和哈特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不完备合约中未能明晰的部分,并认为它是所有权的真正含义。但有人认为剩余索取权才是企业所有权的根本,还有人认为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应统一是企业产权的核心。企业作为一系列合约的联结与市场合约的差别首先在于其长期性,明确规定未来所有状态下所有各方的责任成本非常高,因此缔结的合同只能提及某些情况下各方的责任,而对另一些情况下的责任只能做出粗略或模棱两可的规定,对合同中包含的缺口和遗漏就是剩余控制权的来源,剩余控制权的行使会影响到契约各方的收益。它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合同虽然未作明确的规定,但签约各方同意或默认某一方拥有相机处理的决策权。决策权就是对某个随机连续的状态根据个人的偏好做出的一种裁夺。这种裁夺虽然有任意性和利已性,但是其余各方能大致明确行使权力方做出的决策对企业收益及其分配的影响程度。也就是说合同没有必要对这部分权力范围内的不确定状态做出更详细的规定或者说进一步明确缔约各方产权的成本大于其带来的收益。从这个角度说企业合同虽然有剩余,但合同待界定的权利是完全分配了的,企业未来出现任何情况各方都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做出自己的裁夺或决策。比如公司章程明确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剩余控制权的另一层含义是,合同中措辞模棱两可或根本未提及的以致各方理解不一致的决策权。这种剩余控制权的归属是不确定的,某一方单独不能全权处理,缔约各方会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争夺进行重新谈判并且持续下去,一旦各方通过长时期的博弈形成了一种惯例或是明确写入合约,它就转化成为第一层意义上的剩余控制权。当然第一类剩余控制权也可以向第二类转变,比如环境的变迁导致缔约各方实力发生了相对变化或者是由于某种原因明确界定产权变得有利可图这都会使本来已经确定的权力重新分配,权力分配状态的改变表现为缔约各方重新签订企业合约。两类控制权都源于企业合约的剩余,可是第一类剩余可以明确归属,表现为权利的行使,第二类则不能笼统地说由谁拥有,表现为权利的争夺。因此,剩余控制权的内涵和外延在企业制度确定下来后仍是不断改变的,新的情况导致了新问题,剩余控制权的外延会有扩大的趋势,这引起各方的争夺:而原来已经确定的权力归属也可能被重新分配。所有的调整和变化都是各博弈方追求利益的结果。剩余控制权的行使可以影响收益,剩余索取权则是对企业收入的明确划分,因此剩余索取权是企业契约的焦点。企业的剩余从道德上来说应属于创造它的人,但究竞企业剩余如何产生或者说究竞什么是剩余却有不同的看法,也对应了不同的分配。马克思认为价值只能通过劳动创造,也就是说劳动是企业收入的唯一源泉,如果企业的收入扣除掉弥补机器的折旧完全归于劳动者自然也就无所谓剩余价值,更谈不上剥削关系,如果劳动者创造的成果不能由其完整的收获,则被强行占有的部分就是剩余。显然,剩余是劳动者无法得到的东西,如果能够得到也就不再是剩余了°。庞巴维克认为资本主义的企业利润就是利息,利息是现在物品同未来物品交换时未来物品支付给现在物品的贴水。资本家购买的未来物品(即生产性物品如原料、人力等)在生产过程中成熟为现在物品时自然包含了价值的增长。理论的差别在于关注的焦点不同。利息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收益的分配是各方经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剩余价值理论则认为劳动者和资本家的权力天然就是不对等的,资本家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迫使劳动者不得不与其合作进行生产活动,市场上工资与劳动力的自由交易为生产过程中的巧取豪夺蒙上了一层公平的面纱。表面上工人是自由的,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而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地一无所有。现代企业理论则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企业的剩余。市场中的企业始终面临着一种不确定环境,不同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结成契约共同进行生产活动,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并不确定或者说企业收入是一个随机量,如果契约规定了某些生产要素可以在事后得到固定的收入,那么企业收入与固定收入的差额就是企业剩余,它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剩余可以是指企业的总收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拥有剩余索取权,因为参与企业的根本动机就是为了获取收益(不仅可以弥补付出的成本而且还有净收入),至于最终的分配比例取决于各方的谈判。第二,企业的产出通常是随机变量因此不可能所有要素都获得稳定的报酬,如果谈判的结果是某些方愿意获取固定收入,剩余就是扣除了所有规定的固定收入后的余额,此时的剩余索取权在享有企业利润的同时也承担了失败的风险。通常认为有效的企业剩余权利安排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应1,张维迎把这一原则比喻成是理解全部企业制度的一把钥匙。事实上如果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都理解为普通意义上的企业家权利和固定收入后的剩余,则传统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完全对应的,这一安排也是有效率的集经营权与承担风险于一身的业主也就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而现代企业中,剩余控制权归于经营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